常用中藥:白芷

拉丁名稱 : Angelicae Dahuricae Radix  
英文名稱 : Dahurian Angelica Root
拉丁學名:  Angelica dahurica (Fisch. Ex Hoffm.) Benth. et Hook. f.  /  Angelica dahurica (Fisch. Ex Hoffm.) Benth. et Hook. f. var. formosana (Boiss.) Shan et Yuan
中文名稱: 白芷
漢語拼音: bai zhi 

白芷

白芷

來源

白芷是傘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乾燥根。[1]

生產地

白芷主產於河南、河北、陝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四川等地。[2]

性味

白芷味辛,性溫;歸胃、大腸、肺。[1]

活性成分或主要化學成分

白甘含有揮發油、香豆素類成份及呋喃香豆素衍生物等 [3][4][5][6][7]

功效

白芷解表散寒,祛風止痛,宣通鼻竅,燥濕止帶,消腫排膿。[1]

傳統用途

白芷主治風寒感冒,頭痛、牙痛、痹痛等痛證,鼻鼽,帶下,瘡癰腫毒等。[1][2]

  • 白芷能祛風解表散寒

白芷辛散溫通,祛風解表散寒之力較溫和,長於止痛、通鼻竅,常用於外感風寒,頭身疼痛,鼻塞流涕之證。

  • 治頭痛,牙痛,痹痛等多種疼痛證

白芷入足陽明胃經,長於止痛,多用於陽明經頭額痛以及牙齦腫痛。單用可治療外感風寒陽明頭痛,眉棱骨痛,頭風痛等症。或配伍防風、細辛、川芎等藥,如川芎茶調散。

配伍石膏、荊芥等藥治療風熱牙痛。與蒼術、草烏等藥同用風寒濕痹,治關節疼痛,屈伸不利。

  • 治鼻淵,鼻塞不通

祛風、散寒、燥濕,可用於鼻淵,鼻塞不通,濁涕不止,前額疼痛,如蒼耳子散。

  • 善除陽明經濕邪而燥濕止帶

治療白帶過多,可與鹿角霜、山藥、車前子、黃柏等藥同用。

  • 用治瘡癰腫毒

與金銀花、當歸等藥配伍,可收散結消腫止痛之功。或與人參、黃芪等益氣補血藥同用,可托毒排膿。白芷能祛風止癢,可治皮膚風濕瘙癢。

藥理作用

研究顯示白芷具有鎮痛抗炎、抗菌、抑制黑色素生成、擴張血管、抑制腫瘤、有興奮中樞神經、解痙等活性[7][8]

用法及劑量

煎服,3~10g。[1]

參考

[1]國家藥典委員會編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2015年版,中國醫藥技術出版社,2015年6月

[2]雷載權主編《中藥學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,2006年6月

[3]張燁,孫建,屠鵬飛,薛培鳳,. 白芷的化學成分研究[J]. 內蒙古醫學院學報,2012,(4).

[4]陳瑩,李婷婷,. 白芷生物學及化學成分研究進展(綜述)[J]. 亞熱帶植物科學,2012,(4).

[5]趙興增,賈曉東,陳軍,王鳴,董云發,馮煦,. 白芷化學成分研究[J]. 時珍國醫國藥,2008,(8).

[6]周冰,劉培,陳京,許源,錢大瑋,段金廒,. 不同產地白芷藥材中香豆素類及多糖類化學成分的分析評價[J].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,2015,(1).

[7]朱藝欣,李寶莉,馬宏勝,劉永仙,. 白芷的有效成分提取、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[J]. 中國醫藥導報,2014,(31).

[8]吳媛媛,蔣桂華,馬逾英,高穎,. 白芷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[J]. 時珍國醫國藥,2009,(3).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