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

拉丁名稱: Cinnamomi Ramulus
英文名稱: Cassia Twig
拉丁學名: Cinnamomum cassia Presl
中文名稱: 桂枝
漢語拼音: guì zhī

來源

桂枝

桂枝

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 Presl的乾燥嫩枝。[1]

生產地

桂枝主產於廣東、廣西、海南及雲南省。[2][3][4]

性味

桂枝味辛、甘,性溫;歸心、脾、肺經。[1]

活性成分或主要化學成分

桂枝的活性或主要化學成分有桂皮醛、肉桂酸、2-甲氧基肉桂酸、1,4-二苯基-丁二酮、香豆素、β-谷甾醇、多聚體糖苷及多種二萜類化合物等。[5]

功效

桂枝發汗解肌,溫通經脈,助陽化氣,平沖降氣。[1]

傳統用途

桂枝主治風寒感冒,脘腹冷痛,血寒經閉,關節痹痛,痰飲,水腫,心悸,奔豚(以自覺氣從少腹上沖胸咽為主要症狀。發作時常伴腹痛、胸悶氣急、心悸、驚恐、煩躁不安,甚則抽搐、厥逆,或少腹有水氣上沖至心下,或兼有乍寒乍熱等)。[1][2]

  • 不論表實無汗、表虛有汗的外感風寒均可使用

桂枝味甘性溫,能通陽扶衛,善於宣陽氣於衛分,暢營血於肌表,故有助衛實表,發汗解肌,外散風寒之功。如治療外感風寒、表實無汗者,常與麻黃配伍,以開宣肺氣,發散風寒,如麻黃湯;若外感風寒、表虛有汗者,可與白芍等合用,以調和營衛,發汗解肌,如桂枝湯。

  • 用於寒凝血滯諸痛證

桂枝,能溫通經脈,散寒止痛。胸陽不振,心脈瘀阻,胸痹心痛諸證者,配枳實、薤白同用,如枳實薤白桂枝湯;對於中焦虛寒,脘腹冷痛者,配伍白芍、飴糖等同用,如小建中湯;寒凝血滯導致的月經不調,經閉痛經,產後腹痛等,可與當歸、吳茱萸合用,如溫經湯;用於風寒濕痹,肩臂疼痛,可配伍附子祛風散寒、通痹止痛,如桂枝附子湯。

  • 溫扶脾陽以助運水

桂枝味甘性溫,既可溫扶脾陽以助運水,又可溫腎陽、逐寒邪以助膀胱氣化,而行水濕痰飲之邪,常配伍茯苓、白術、豬苓、澤瀉等藥同用如苓桂術甘湯及五苓散,以治療痰飲病、蓄水證。

  • 助心陽,通血脈,止悸動

桂枝可用於心陽不振,不能宣通血脈,症見心悸動、脈結代者,常配伍甘草、人參、麥冬等,如炙甘草湯。重用桂枝治奔豚者,如桂枝加桂湯。

藥理作用

現代研究顯示桂枝具有抗菌抗病毒活性、解熱鎮痛作用、鎮靜抗驚厥作用、抗炎作用、對免疫系統的作用、利尿作用、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、抗氧化、降血脂等藥理作用[5][6]

用法及劑量

煎服,3~10g。[1]

不良反應、副作用及注意事項

桂枝辛溫助熱,易傷陰動血,忌用於外感熱病、陰虛火旺、血熱妄行等證。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用。[1]

 

參考

[1]國家藥典委員會編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2015年版,中國醫藥技術出版社,2015年6月

[2]雷載權主編《中藥學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,2006年6月

[3]尹亮亮,劉子琛,李慧,王弘,陳世忠,. 不同產地肉桂及桂枝中有效成分量的分析[J]. 中草藥,2007,(7).

[4]王桂英. 不同產地的肉桂質量分析[J]. 時珍國藥研究,1993,(2).

[5]劉萍,張麗萍,. 桂枝化學成分及心血管藥理作用研究[J]. 遼寧中醫雜志,2012,(10).

[6]梁璐,. 桂枝的藥理作用分析及其臨床應用研究[J]. 中國醫藥指南,2016,(25).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