煲中藥方法!煎中藥時間多久?如何將4碗水煲成1碗?翻渣飲用的注意事項!

引言

煲中藥的方法正確與否,直接影響中藥療效的發揮。作為中醫治療的重要環節,如何掌握正確的煲中藥方法,煎藥的時間、用水比例以及翻渣飲用的注意事項一直都是許多患者關心的問題。本文將為你詳細講解煲中藥要注意的地方,讓你在家也能輕鬆掌握煲中藥的技巧。

煲中藥常用的陶瓷砂鍋示意圖
煲中藥的陶瓷砂鍋


煲中藥方法的基礎知識:時間和水量的關鍵

煲中藥是中醫治療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環節,煲中藥的方法是否正確,直接影響藥效的發揮。煎藥時,煲中藥煲多久、用多少水、火候如何掌控,每一步都有講究。以下是一些基礎知識:

  1. 煲中藥的水量
    一般來說,煲中藥時會用「4碗水煲成1碗」的方式來確保藥液的濃縮程度。這意味著需要在煎煮過程中通過合理控制時間和火候,讓水分蒸發,藥效更加集中。若中醫師處方另有寫明,如“3碗水煲成1碗”,則相應調整水量即可。一般來說,補益方劑的水量會多一些,傷風感冒清熱排毒類方劑的水量會少一些。

  2. 煲中藥煎煮時間的標準

    • 頭煎(第一遍煎煮)一般需要30-40分鐘,具體時間視藥材性質而定。

    • 二煎(第二遍煎煮)縮短至20-30分鐘,主要是提取剩餘的有效成分。

    • 特殊藥材如貴重的細料中藥材(如人參),可採用小火慢煎,時間延長至1-2小時。

  3. 煲中藥的方法概述

    • 選擇器具建議使用陶瓷或砂鍋,避免金屬鍋影響藥效。若實在沒有選擇,避免使用生鐵鍋或鋁鍋。

    • 火候控制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煎,這樣可以充分提取藥材中的有效成分。

    • 攪拌均勻煎煮過程中偶爾攪拌,避免藥材結塊或沉底燒焦。

    • 特別煲法

      • 先煎-提前煲指定藥材20-30分鐘

      • 後下-指定藥材在倒數約5分鐘左右放入煲中

      • 包煎-用布包兜住藥材後入煲

      • 碎煎-打碎或碾碎後入煲,通常交由藥材鋪打碎或碾碎

      • 烊化-將膠類藥物溶化後再加入煲好的藥液中和勻服用


煲中藥常見將4碗水濃縮煲成1碗藥液
「將4碗水煲成1碗」是中藥煎煮的常見比例

 

如何將4碗水煲成1碗?掌握煲中藥方法的精髓

「將4碗水煲成1碗」是中藥煎煮的常見比例,代表著煎藥過程中需要將大量藥材的有效成分濃縮在一小碗藥液中。以下是具體操作步驟:

  1. 煲中藥前要準備的水量
    投入藥材後,按中醫師的指示,通常需要加入4-5碗清水(約800-1000毫升)。水量要以完全覆蓋藥材為基準,多加約1-2公分的高度。

  2. 煲中藥前要浸泡藥材
    在煲中藥之前,將藥材用流水沖洗後,浸泡20-30分鐘,使藥材吸收水分,便於有效成分的釋放。

  3. 煲中藥時要控制火候

    • 大火煮沸:先用大火將藥液煮沸,這一步大約需要5-10分鐘。

    • 小火慢煮:煮沸後轉小火,慢慢將藥液煎煮至剩下約1碗(200-250毫升)。這一步約需30-40分鐘。

  4. 煲中藥頭煎後濾出藥液
    煎煮完成後,用細篩或紗布過濾出藥液,注意將藥渣中的藥液擠出,避免浪費。

  5. 煲中藥要重複二煎
    二煎時,加入2-3碗水(約500-600毫升),煎煮至剩1碗藥液,與頭煎混合後飲用。

翻渣飲用有講究:煲中藥方法中的細節注意

「翻渣飲用」是指將煎煮過的藥渣再煮一次,提取剩餘的藥效成分,同時保證有兩次藥液供一天服用,避免藥渣長期存放後變質,這在中醫煲中藥方法中非常常見。然而,翻渣飲用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煲中藥翻渣的目的
    藥材中仍可能殘留部分有效成分,通過二次煎煮(翻渣),可以進一步提取,避免浪費。

  2. 煲中藥翻渣的方法

    • 將頭煎的藥渣取出,加入新的清水(約2-3碗),重複煎煮過程。

    • 煮沸後,轉小火煎煮20-30分鐘,濾出藥液。

  3. 煲中藥是否需要翻渣飲用?
    並非所有中藥都需要翻渣。例如,急性病症的藥方通常只需單次煎煮,而慢性病或滋補類藥方則建議翻渣以充分發揮藥效。具體翻渣與否請跟隨中醫師處方指引。

  4. 煲中藥翻渣的注意事項

    • 藥渣不宜存放過久,應在頭煎後立即進行翻渣。

    • 翻渣的藥液與頭煎混合後分開兩碗飲用,每次服用最好趁溫熱服下,避免藥效減弱。第二次服用時可用隔水蒸的方法加熱至適宜溫度。


煲中藥方法中的常見問題與解答

  1. 可以用電鍋煲中藥嗎?
     電鍋雖然方便,但不建議用於煲中藥,因為無法精確控制火候,可能影響藥效。

  2. 煲中藥時間過短會怎樣?
    如果煲中藥煎煮時間不足,藥材中的有效成分無法完全釋放,會導致療效減弱。

  3. 煲中藥煎藥時間太長是否更好?
    煲中藥煎煮過久可能導致某些藥材的有效成分被破壞,反而影響藥效,因此應嚴格按照指導時間操作。


日常煲中藥方法的注意事項

  1. 選擇合適的煎藥器具
    優先選擇陶瓷或砂鍋煲中藥,不建議使用鋁鍋或鐵鍋煲中藥,避免與藥材中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。

  2. 避免多次加水
    煲中藥煎煮過程中若水量不足,應一次性加入溫水,避免多次加冷水影響藥效。

  3. 服藥時間的安排
    一般建議飯後30分鐘服用,特殊處方需按照醫師建議執行。

  4. 剩藥保存
    若藥液未能一次性服用完畢,應冷藏保存,並在24小時內加熱飲用。

煲中藥方法是中醫療效發揮的基石

正確的煲中藥方法是中醫治療的重要一環,從時間、水量到翻渣的細節,每一步都關係著藥效的發揮。通過掌握正確的煎藥技巧,不僅能提高中藥的療效,還能節省藥材,讓你的健康管理更加高效。

#該文章觀點不構成醫療建議,具體使用請諮詢註冊中醫師或其他專業人士後再作決定。

Back to blog